国泰文创投资基金

2024年4月27号 星期六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       8号汇园公寓Q座8层

电话:+8610 84982991

      400-800-0528  

传真:+8610 84981317

邮箱:gtwc2012@163.com

未来公共图书馆长啥样? 像是在模仿书店

来源:中国文化报

 

  买东西靠‘刷脸’!”几年前,这还是一句玩笑话,如今对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而言,刷脸支付已不陌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公共图书馆领域,新技术、新理念的赋能也让图书馆焕发新生。
  图书馆变了吗?
  家住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的刘佳听说苏州第二图书馆的“颜值”很高,便带着儿子周末去“打卡”。看着儿子在少儿馆里开心地触摸和认识墙壁上无土栽培的各种植物,通过互动体验游戏探索人体骨骼的“秘密”,在色彩斑斓的书架迷宫里“探宝”解题……已经很久没有进过图书馆的刘佳不禁感叹:“图书馆的变化怎么这么大?”
  刘佳在图书馆的电脑上查到了最近特别想读的两本书。尽管她此前并没有办读者证,但按照操作提示,通过绑定个人网络信用积分,她顺利“下单”,不到20分钟便收到短信通知——两本书已经被配送至她预先指定的少儿馆旁的自助柜了,等她离馆时可以顺路取书。
  刘佳并不知道,在她下达借书请求之后的近20分钟里,由智能货架、穿梭车、提升机、入(出)库工作台和电脑控制系统组成的“捷阅系统”,帮她把所选图书从可容纳750万册藏书的智能书库中自动分拣出来,再通过AI机器人的自动传送服务将书送至她指定的取书点。这套能智能响应读者调阅请求的“智能书库+图书捷阅系统”,在国内图书馆应用尚属首例。智能书库的高密度存储,解决了图书馆因馆藏量大而造成的管理压力,而信息技术的全程应用实现了图书从进馆到送至读者手中的全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和服务效率。
  置身苏州第二图书馆,会不自觉地体会到一种“未来感”。因为取书的工作交给了AI机器人,坐在阅读专区的读者不再被密集的图书和书架环绕,可以享受更开阔的视野,还能在馆内多个区域透过落地玻璃墙欣赏到室外书香公园的美景。这座图书馆最大的变化在于,将2/3的空间作为可为读者提供交流、休闲的公共空间和主题特色馆,咖啡馆、超市、录音棚、剪辑室、HiFi体验室、共享办公空间、市民展厅……这些面向大众和分众的多元化服务,正试图诠释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与适用性。
  图书馆为什么要变?
  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图书馆的未来表示过悲观。然而几十年过去,图书馆并没有从人们的生活里淡出,近几年无论是体量还是质量,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都可圈可点。
  当然,危机不曾消失。在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日益便捷的当下,踏入图书馆似乎需要更加具体的理由。“今天,图书馆要做的不是让人们重新回到印本书时代,而是有效提供各个群体都能接受的信息和知识服务。”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认为,图书馆要在对读者需求重新把握的基础上提供新的服务,通过从“书的图书馆”向“人的图书馆”转型,使图书馆的主流业务从重借阅转向重综合素养,更加关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苏州第二图书馆里的一些主题馆颇具特色。音乐图书馆汇集了古典、流行、摇滚、爵士等不同类型的音乐资源,同时备有各类乐器的自学教程,还提供黑胶唱片、高保真音乐试听,甚至结合音乐疗法提供有助于缓解紧迫感、疏导负面情绪的音乐体验。设计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查询设计资料、获取设计信息、举办艺术展览等基础性服务,还可以为创意设计人员提供小型的共享办公空间,甚至帮助他们有效对接相应机构,提供专业技术培训、信贷资金、知识产权、产品制作和销售等相关一体化服务。“音乐图书馆更多的是为读者提供鉴赏性、‘治愈系’服务,设计图书馆则是帮助相关从业者将梦想落地。”苏州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心主任周佳说。
  “苏州第二图书馆对新时代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顺应了公共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的国际新趋势,开创了现代技术应用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纪元,树立了国内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李国新这样评价。
  图书馆的未来愿景
  未来的新型公共图书馆应该是什么模样?处于转型阶段的国际图书馆领域一直在探索。比如,美国西雅图以“城市会客厅”“多功能多内涵社会中心”理念打造城市图书馆的做法、芬兰赫尔辛基“颂歌图书馆”打造“向所有人开放的公共空间”的尝试,都为业界打开了视野、提供了示范。
  国际图联在2018年发布的《全球愿景报告》中强调,必须更新图书馆在数字时代的传统角色,必须跟上持续不断的技术变革,要更好地了解社区需求并设计服务以实现影响,要构建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图书馆领域,为文化素养型、信息灵通型、积极参与型社会提供支持。审视苏州第二图书馆对未来的诠释与展望,与国际同行在空间布局、服务理念创新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践行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更有别开生面、匠心独运之光。

  100多年前,在学者梁启超眼中,公共图书馆要以“读书、养性、敦品、励行”为宗旨。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强调,公共图书馆是教育、文化、信息的有生力量,是孕育人类内心和平与精神财富的重要机构。在21世纪的第20个年头,在苏州第二图书馆里,记者所看到的公共图书馆是能够给读者带来愉悦感、幸福感,给当地的市民带来自豪感、归属感,开放度和包容度极高的文化休闲体验中心。(记者 王学思) 


返回